「食」在黎巴嫩|Lebanese Food Culture – 復活節前的暖身篇
前言:
在前往黎巴嫩的一到兩個月前,Julien 就不斷提醒我在台灣不要吃太多,「因為到時候每餐都會吃很多很多!」就連我在倫敦的一個禮拜,要吃個義大利麵,他也跟我說:「不要吃義大利麵!到時候在黎巴嫩會吃很多麵包和碳水化合物!」
在台灣的時候,Julien 也總是會做黎巴嫩料理給我吃,因此在抵達黎巴嫩前,我對黎國或者中東料理有一些初淺的認識。
第一次見面時,Julien 就煮了 Kafta+Taouk+Toum 經典家常組合。
Kafta: 中東地區常稱 “Kofta”,黎巴嫩稱 “Kafta”,即是以牛絞肉加入洋蔥和香料後,在烤肉架烤或在平底鍋上煎熟為料理方式。常搭配的蘸醬除了中東料理百搭鷹嘴豆泥 Hummus,還有以蒜頭與橄欖油充分打碎成泥混合而成的大蒜醬 Toum。Toum 實在是很神奇的醬料,食材之簡單,卻能發揮極致的提味效果,咬下一口肉汁飽滿的 Kafta,總是要配一抹 Toum,整口才算功德圓滿,就像吃鹹酥雞要配九層塔,多了那一點點小配角,卻讓整口滋味更加飽滿完整。
本篇就來介紹我在黎巴嫩時,有幸吃到的道地家庭式料理!
初抵黎巴嫩時,正好是復活節的長假週末,照慣例親戚都聚集在村子裡的老家,廚藝好的人自然被推選為主廚,其他人也跟著幫忙,忙進忙出地把好料送上桌,年輕一輩輪不到進廚房插手,樂得圍在桌邊享受一年一度的節慶大餐。
黎巴嫩料理中最常見的兩大沙拉分別是 Fattoush 及 Tabbouleh,我最愛的是前者。Fattoush 的靈魂主角是麵包(是不是很衝擊?沙拉的主角怎麼會是麵包?),原因源自早期黎國人們將剩餘沒吃完的主食麵包再利用,加上各式當季蔬菜和香草植物,基本盤包括一種與莧菜同種的葉菜類、小黃瓜、番茄、生菜,香草植物則是些許薄荷葉。另一大重點則是調味醬汁,Fattoush 的主調為清爽的檸檬酸,但每吃一口它又總是不斷勾引你的味蕾再嚐一口,其中關鍵就是除了新鮮檸檬汁外,還加了 Debs el remmen(紅石榴糖漿)及名為鹽膚木 (sumac) 的香料,調和出酸酸甜甜,又略帶一點鹹的滋味,吃這道沙拉時,雖然清爽十足,但絕對不像吃草,反倒有種在吃主餐的滿足感!
到黎巴嫩才知道,雀巢三合一咖啡是早餐標配,還要加超罪惡的奶精粉,暖暖地喝上一口後,再把麵包棒泡進咖啡裡,享受麵包棒充分吸收咖啡的濕潤口感,麵包的小麥香和咖啡的甘醇及奶精甜味在口中結合,在早春涼涼的氣息中,滿足地迎接早晨開始。
這道類濃湯料理名為 Keshek soup。Keshek 亦做 Kishk、Kishik, 是由自然日曬風乾的小麥與瀝乾的優格混合後,歷經自然發酵及乾燥,再磨成粉末。Keshek 可以灑在薄餅上送進烤箱,或者像這道料理,加點肉末,煮成溫熱半濃稠的湯品。我本來就很愛偏酸的料理,Keshek 帶點發酵後的自然酸味,是一種我從未嘗過的滋味,混合熟悉的牛肉香味,融合成一口和諧的味道。
當然在鏡頭之外還有麵包,麵包是黎巴嫩料理的主食,就像米飯是中式料理的主體一樣。一邊啜著從未嘗過的湯,一邊吃著沾著鷹嘴豆泥,包著番茄、小黃瓜的麵包,不時也以麵包沾著湯吃,就像酥皮濃湯一樣的吃法,新奇十足。
Leave a Reply